信息汇聚

邮储银行数字金融产品“上新”,行长透露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细节

自去年年初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后,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其中,大型金融机构在发挥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的驱动之下,从顶层设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到数据整合,在快速探索自主可控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之路。


1月3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以“跑出数字金融‘加速度’”为主题,在北京举行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介绍该行发展数字金融的战略部署与创新实践。


image.png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致辞中表示,邮储银行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全行转型发展的重点战略举措,并规划了“123456”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


具体而言,“1”是坚持数字生态银行转型“一条主线”;“2”是并行推进“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和“传统银行智能化重塑”两大轨道;“3”是实施个人金融、公司金融、资金资管三大板块数字化改造;“4”是打造产品创新、风险防控、数据赋能和科技引领四大数字化能力;“5”是重点突破生态、渠道、产品、运营和管理五大领域;“6”是强化顶层设计、协同机制、敏捷组织、专家队伍、资源保障和考核激励六大支撑。


科技创新是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


人民银行在《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进一步给出了方向,“构建集中式与分布式协调发展的基础架构”;“确保金融领域云服务安全可控”;“稳妥推进分布式架构转型”。


银保监会在《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中也指出,“推进传统架构向分布式架构转型,加强企业架构设计,实现共性业务功能的标准化、模块化”,“坚持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原则,对业务经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平台、关键组件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形成自主研发能力”。


对此,邮储银行坚持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信息化建设道路,以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公司业务核心系统、信用卡核心系统、手机银行4个新一代系统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数字生态银行建设。


同时,技术创新离不开数据“造血”,刘建军表示,邮储银行完成了全行系统数据的整合,并融合了税务、工商等外部数据,完善金融十大主题数据模型,建成客户、风险等六大数据集市,累计上线18类1600余个零售客户标签,实现客户精准画像。


发布会上,邮储银行宣布该行已于近期完成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超6.5亿个人客户无感迁移。该核心系统是在大型银行中率先同时采用企业级业务建模和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将全量个人业务全天候(7×24小时)运行在全技术栈安全可控分布式架构上的核心系统。


邮储银行首席信息官牛新庄介绍称,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实现了产品灵活装配,快速响应市场。同时提升了客户体验,提高办事效率。此外,统一数据标准,夯实风险防控。与此同时,也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性能全面提升,能够满足邮储银行超6.5亿客户、18亿账户、近4万个网点的支撑和服务能力。


发布会上,邮储银行总工程师徐朝辉介绍了邮储银行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的“邮储大脑”“邮储U链”两大金融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发布的还有邮储银行手机银行8.0版本,在技术应用创新上,该版本依托自主可控的移动互联技术平台,将人脸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可信计算等多项技术融入登录、转账、理财、信贷等关键环节。


来源:第一财经

首页 | 关于我们 | 活动资讯 | 信息汇聚 | 委员专区 | 专家资源库 | 培训与咨询 | 研究院 | 《金融创新》杂志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强路3-2号富力盈力北塔2007室 电话:020-020-38342313
版权所有: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金融专业委员会    网址:www.yganef.cn    备案号:粤ICP备20021853号  技术支持:宏智网络科技
资讯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