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汇聚

工商银行对内服务型数字员工“工晓伴”创新建设探索

”的高效连接。同时,针对员工个人信息分散在不同应用业务系统的现状,“工晓伴”对接行内各大人力数据开放接口,为员工提供人力编码、薪酬工资、年度考核、出入境证照等个人信息统一查询入口,并向各级领导开放了下属人力资源画像的查看权限,方便定位人才标签、联系专业干部,提升行内人事遴选效率。


2、打造高效办公助手,助力时间管理


为更好地释放行内人力资源,“工晓伴”推出了一众智慧办公效率工具。在事务办理方面,“工晓伴”运用语义识别与意图分析等技术对接处理行内办公产品、HR服务提供的标准任务,推出了考勤请假、证明开具、群聊会议助手等智慧场景,简化日常工作事务的操作路径。在智能提醒方面,“工晓伴”通过联动智慧办公平台数据帮助员工拉取个人日程、待办任务和会议安排,并通过智能对话支持用户自定义提醒记录,从而在业务答复、督办提醒等场景中通过“机器换人”实现信息的自动获取和订阅,释放用户记忆负担。在灵感引擎方面,“工晓伴”集成行内“图灵智宇”金融行业通用模型品牌的AIGC能力,为员工定制了邮件撰写、公文助手、会议纪要、中英文翻译等个性化场景需求,助力打造高效生产力工具,赋能日常办公场景。


3、落地一站式智能问答,共建服务生态


为实现行内员工服务窗口的统一,“工晓伴”串联不同领域知识、在多个服务触点上建设智能问答能力,并通过数字员工行为日志报送、用户白名单建设、知识库隔离和审核等机制,实现了用户权限管控和数据安全治理。一方面,“工晓伴”的仿真OA号基于企业知识库和智能问答对话平台,提供了常见的办公场景问答咨询,同时面向各分行搭建了一套标准化的数字员工接入体系,以生态共建模式助力分行特色业务场景定制,提供一站式的员工问答体验。另一方面,“工晓伴”嵌入行内人力系统担任客服助手,利用大模型的制度检索能力提供人力资源政策问答服务,后续将进一步探索接收用户指令完成便捷跳转的导航功能,并通过开放通用组件支持更多专业系统接入,使得“工晓伴”真正成为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时刻可感的对内服务专员。


4、打造数字化品牌,提升服务温度


为了在行内数字化创新产品体系内提升“工晓伴”的辨识度,研发团队正从形象输出方面努力打造“有温度”的数字员工IP品牌效应。通过在员工生日和重要节日推送温馨的祝福图文、以富有亲和力的表情包在行内外双渠道推动表情社交化等方式,“工晓伴”将品牌温度融入员工日常生活,不断增强用户黏性。基于3D仿真人形象驱动,“工晓伴”已经具备符合其职场形象的声音、神态、动作以及“看、听、想、说、做、记”等一系列数字人交互服务能力,并利用可配置的语音播报能力在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广东分行迎新晚会以及软件开发中心技术交流论坛等上亮相,担任讲解、主持、迎宾、宣传员、代言人等角色,为行内外各大活动增添科技元素、提升节目效果。


关于数字员工创新建设探索的展望与思考


目前,工商银行数字员工“工晓伴”通过“机器换人”赋能人力服务和办公场景,持续迭代对内服务型数字员工能力建设,在企业降本、减人、增效等方面初见成效,同时也为企业数字员工的创新探索带来一些启示。一方面,关于对内服务型数字员工建设的探索,离不开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近期大模型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工晓伴”的生成式自由问答场景的落地;如何制定与未来产业新技术要素相融合的发展策略,已经成为数字员工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议题。另一方面,对数字人技术的应用从不止步于对内服务场景,企业内部的数字员工建设也不应是“孤军作战”。通过挖掘工商银行各个服务领域数字员工RPA技能研发和组装经验的复用价值,实现企业数字人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服务共建,联动行内业务系统不断拓展服务触点,是“工晓伴”正在摸索的建设方向。未来,工商银行将积极响应国家以数字化构筑竞争优势的号召,继续推动数字员工建设出实效,使数字员工真正成为一线员工的得力助手。


来源:移动支付网 


首页 | 关于我们 | 活动资讯 | 信息汇聚 | 委员专区 | 专家资源库 | 培训与咨询 | 研究院 | 《金融创新》杂志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强路3-2号富力盈力北塔2007室 电话:020-020-38342313
版权所有: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金融专业委员会    网址:www.yganef.cn    备案号:粤ICP备20021853号  技术支持:宏智网络科技
资讯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