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汇聚

中信银行组建集团级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全行级大模型合署办公融合团队

近日,中信银行发布2025半年报。数据显示,该行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1057.62亿元,同比下降2.99%;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364.78亿元,同比增长2.78%。


在半年报中,中信银行透露了其在数字化转型及AI方面的进展。而在数字渠道上,其零售渠道月活下降,对公渠道客户数有所增长。


推出业技融合2.0,联合组建集团级金融科技创新中心


中信银行2025上半年的数字化进展集中于数字化服务体系升级和数字化能力底座建设。


在数字化服务体系上,该行推出业技融合2.0模式,将融合团队全面前移至业务需求规划前端,整合技术资源与业务场景,输出端到端一站式科技解决方案,业务需求交付实现质效双升。报告期内,阶段性投产和升级天元司库、小天元(原开薪易)、新一代收单平台(星云)、集中运营2.0、托管智慧项目等一批数字化成果。


同时,聚焦重点产品,面向客户和客户经理建成“四级梯度”科技服务支持体系,覆盖AI智能客服、95558人工客服、分行服务支持团队、总行服务支持团队四个层级。


在数字化能力底座上,建成自主可控的新一代大数据底座,满足不同业务场景时效性要求,构建数据“同名、同义、同源”的一体化管理能力体系,全行统一取用数平台(智数平台)月活用户较年初增长56%。


此外,中信银行2025上半年或在加速推进量子技术相关研究,其之前关于量子技术的进展并不多。


该行表示,有序推进国家重点课题抗量子密码研究项目,完成二代支付系统改造设计、抗量子密码迁移试验平台接入设计。推进中信集团科技创新“磐石”行动,联合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单位共同组建集团级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整合多方资源优势,打造开放创新平台,明确可信科技、量子科技等五大重点研究领域。


中信银行与其他企业联合组建的集团级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有望加快该行探索新兴技术的步伐。


中信银行还对数字金融进行了专题介绍。其通过业务的“场景化、生态化、智能化、国际化、平台化和自动化”,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能力。


具体来看,智能化方面,推出智能企业助手、智能营销助手、数字柜员助手、数字人“小信”等一批大小模型融合的“数字助手”。其中,基于大小模型结合的智能体技术,全面升级财富顾问数字人“小信”,构建“通用+专用”的智能体服务体系,累计服务客户578万户。


自动化方面,依托RPA、OCR等技术,推进各类手工作业信息化、标准作业自动化。其流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取得较好成效,覆盖超1800个自动化业务场景。其中,零售业务上,部署800个RPA虚拟坐席,单坐席服务效率提升60%。


小模型实现规模化应用,组建全行级大模型合署办公融合团队


在人工智能浪潮之下,AI应用成为银行金融科技领域的亮点。中信银行对其AI应用进展进行了单独介绍。总体而言,该行以“大模型+小模型”融合为技术路线,迭代升级人工智能底座能力和体系,开展了“人工智能+”行动。


在平台能力方面,小模型平台持续优化升级并实现规模化应用。“中信大脑”小模型研发平台完善建模工具和开发能力,提供八大自动建模场景,实现训推一体化,建模周期平均缩短20%。构建决策式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累计上线超600个智能模型,在风险合规、智能推荐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同时,组建全行级大模型合署办公融合团队,大模型技术底座基本成型。建成涵盖模型训练推理、AI应用开发及知识管理的平台体系,完成DeepSeek、Qwen系列主流大模型在国产算力环境下的全场景部署,落地日常辅助、集中运营、智能营销等领域70余个应用场景。


在应用场景方面,探索AI赋能客户营销、管理决策、运营、风控等重点领域,构建智能服务场景超1600个,报告期内,全行依托智能模型增效超8600人年。


其中,在“AI+营销”领域,构建大小模型融合的全行综合客户经营算法模型群,实现全客户、全产品、全渠道智能匹配;在“AI+服务”领域,AI智能对话平台已成为该行第一大主动触客渠道,报告期内,触达客户超2830万户。


2大零售线上渠道月活下降,对公线上渠道用户数增长


作为支撑数字化转型的渠道,线上渠道越发得到银行的重视。中信银行介绍了零售、对公线上渠道的建设和运营情况。


image.png


其中,零售线上渠道方面,针对手机银行App,打造智能化全景推荐模型,实现财富产品的跨品类交叉精准匹配、资产配置建议和资讯的陪伴体验;夯实“智能内容管理平台”基础能力,构建多渠道内容一体化管理体系,打通重点投放链路,实现线上渠道内容生产-投放-效果评估的全流程数据资产沉淀。


报告期内,手机银行App月活用户1803.82万户,动卡空间App月活用户1934.06万户。可见,其信用卡App月活数仍高于手机银行,不过《银行科技研究社》发现,这2项数据相较2024年末均有所下滑。


对公线上渠道方面,深化对公电子渠道全产品线上化签约服务,已累计实现电票、理财、基金、团金宝等70项产品在线签约;全新推出银企云直联服务,实现客户免前置、免开发、免测试,即可通过第三方平台推单至网银支付,串联业财资付。


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对公线上渠道客户数达128.9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5.05%,对公线上渠道客户覆盖率达97.09%。


来源:移动支付网    


首页 | 关于我们 | 活动资讯 | 信息汇聚 | 委员专区 | 专家资源库 | 培训与咨询 | 研究院 | 《金融创新》杂志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强路3-2号富力盈力北塔2007室 电话:020-020-38342313
版权所有: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金融专业委员会    网址:www.yganef.cn    备案号:粤ICP备20021853号  技术支持:宏智网络科技
资讯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